4月8日,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行的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成立儀式上,中國現代文學館公布了首屆《青春之歌》獎學金名單并頒獎,來自全國高校的15名文學創作成績優異的學生獲獎。我校文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馬鵬榮膺該項獎勵。
《青春之歌》獎學金是中國現代文學館遵從著名作家、《青春之歌》作者楊沫先生遺囑,以《青春之歌》的版稅設立的獎學金,旨在獎勵熱愛文學、具有相當文學才華和創作成果的高校創意寫作專業學生,以激發青年作家的文學創作熱情。該獎每年度評選一次。
首屆獎學金評選工作于2022年1月啟動。中國現代文學館向開展創意寫作教育的高校院系寄發推薦函、推薦表,并根據匯總情況組織專業評審。本次頒獎現場,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、中國作協副主席、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與著名作家、學者格非、李洱、王宏圖共同為獲獎者代表頒獎。
馬鵬是我校文學院的首位創意寫作方向博士研究生,曾在《民族文學》《黃河文學》《美文》《散文詩》《散文·海外版》等報刊發表散文、詩歌若干,入選浙江省作家協會青年作家培養“新荷計劃”人才庫,系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。他也是本次東北地區唯一的獲獎者。
寫作體會
關于這些年寫作感受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:首先要大量閱讀經典作家作品,這樣就知道好作品的結構、語言、修辭和內容,因為文學有一套自己的敘事邏輯。我們通過閱讀中外經典作品知道了文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知道了好作品要素是什么,才能在此基礎上寫出更好的作品。其次要勤下筆。寫作是一種手藝活,熟能生巧。寫作就像鋼琴、畫畫、唱歌一樣,需要不斷去練習,才知道哪些地方表達準確,哪些地方表達不到位。只有文字寫到一定數量,才能找到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組合邏輯習慣,才能發現自己獨特的敘述方式,寫出自己的特色。很多人常說寫了很多無用文字,其實沒有什么文字是無用的,所寫下的每一個字都在為后面能寫出好作品打下基礎。再次,要熱愛生活,要時刻對生活產生好奇心,要熱愛散步、熱愛旅游、熱愛文化,經常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,這些事情都能夠激發內心想象,產生創作靈感。最后,要學會融入周圍環境,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生活,也把它們變成生命的一部分,只有這樣,內心世界才能與生活世界互相建構意義,產生美學。俗話說,生活茂盛的地方,便是文學開始的地方。——馬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