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昕暉,現為美術學院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,2024年9月被學校授予2023-2024學年(第九屆)“教學優秀獎”榮譽稱號。
2008年,李昕暉從法國留學歸國,希望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更多的學子,毅然選擇了教師職業,回到東師校園。
她認為,未來的美術創作者和美術教師要從事的是一份需要夢想、需要堅守的職業,更是一份需要大愛的職業。從教十余年,她本人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。她常跟學生們說,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,教育更是如此。她經歷了美術教育系的重新組建和十年發展,不僅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融入個人創新性的教育理念、內容和方法,更與團隊一道,以“多重基礎”和“跨界融合”的基本思想建構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,美術學(師范)專業成為全國首批通過二級認證的先行者。
轉至美術史論系,她注重將自身在美術實踐、理論研究和教師教育方面的經驗融入教學中,引導學生成為“藝與術并重,道與器兼修”的復合型人才,讓學生們經歷一種貫通而求洞識、通達而識整體的“人”的培養,增長智慧,發現自我,建立自信。
在她的課上,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學科之間的交融對話,認識到以美育人的要義和必備素養,能夠主動以思辨的眼光審視世界,以一個美育傳播者的身份要求自己。比如在學科教學專業的《跨媒介藝術實踐》課程中,她以“視覺文化與思想-美術學科素養-視覺表達與教學能力養成”為教學核心,以開放性的、問題導向的系列專題讓學生體驗“創意生成-創作實踐-文字與口頭闡釋-實踐總結與評價-美術教學拓展”的教學閉環,啟發學生在運用綜合性媒材拓展藝術表達的同時,帶著新的格局和角度看待美術和美術教育,為日后的創新性教學奠定基礎。這樣有挑戰性的課程總是能激發出學生的熱情。在學生身上看到成長為卓越美術教師的潛質,是讓她最欣慰的事。
以一顆赤子之心從事所愛之事,是倍感幸福的。她愿與學子們共勉。
教學理念:
以文化人,以美育人,培養有創造力的社會棟梁
理念解讀:
新時代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綜合型人才。大學教育應以文化的陶養開拓學生的視野與胸懷,以美的潤澤激發學生的思想力與創造力。引導學生樹立高遠理想,提升家國情懷和問題意識,在學科融通中實現知識、理論、實踐和思想體系建構間的互動,成長為“愛國、為民、崇德、尚藝”的有用之才。
教學優秀獎,用于表彰在我校工作5年以上、積極承擔本科教學任務、積極擔任本科生指導教師、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工作,并取得重要成果的優秀教師。